[4]左右护砂:又称左辅右弼、龙虎砂山。“砂”又称砂头,统指龙穴前后左右环抱的群山。古时以砂子堆拨成丘,传授寻龙点穴之法,故名。由来龙两侧层层逶迤而下,弯曲且错落有致的岗阜,就叫作砂山。依所在位置分为内砂山、外砂山(又称护山)、青龙砂(又称左辅)、白虎砂(又称右弼),形微而薄若蝉翼者,则别称蝉翼砂山。砂山可环抱拱卫穴区,具有挡风、束气、聚景的作用,山上广植树木后亦能美化环境。如果缺乏自然天成的砂山,一般均以人工堆筑黄土作为补救,其距离、大小、高低、远近必须得当,使之不逼不压,不折不窜,生动有情。
[5]堂局:即明堂,又称内阳。指龙穴之前平坦开阔、水聚交流的区域。按距离穴场的近速,又可分为小明堂(位于主山前方的蝉翼砂内)、中明堂(又称内明堂,位于主山前方的左右护砂内)、大明堂(又称外明堂,位于主山前方的案山之外)。小明堂、中明堂不宜太宽阔,可藏风聚气;外明堂则要宽阔而忌狭窄,以利长久发展之计。
[6]唇气:即余气。指龙穴剩余气脉所结之地段。堪舆家认为,凡真龙结穴,龙气长盛,结穴已完,山势难止,必有余气吐露而为唇毡。“唇毡”呈龞裙(龞甲四周的软肉)状,大者曰毡,小者曰唇,是贵穴之征。而余气绵延数里甚或数十里,亦能融结小穴,但其力量远逊于正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