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阶段:主张制订计划与日程表,反映出时间管理理论已涉及规划未来的内容。这一代理论使人的自制力和效率都有所提高,能够未雨绸缪,不只是随波逐流,而在对事情划分轻重缓急的意义上予以关注。
第三阶段:主张讲求优先顺序的观念,即依据轻重缓急设定短、中、长期目标,再逐日订立实现目标的计划,将有限的时间、精力加以分配,争取最高的效率。在这一阶段,时间管理理论虽然有了很大的进步,讲究价值观与目标取向,但它仍然存在着一些缺陷。例如,它把时间绷得死死的,反而会产生副作用,使人失去增进感情、满足个人需要以及享受意外之喜的机会;拘泥于逐日规划行事,视野不够广阔,纠缠于急务之中,难免因小失大,降低生活品质。
第四阶段的时间理论在前三个阶段的基础上,兼收并蓄,推陈出新。坚持重要性优先排序原则,配合个人对使命的认知,兼顾重要性与急迫性;注重生命因素的均衡发展;始终把个人精力的焦点放在“重要”的事务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