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廷里的事情,有李隆基坐镇做主,姚崇规划设计,卢怀慎认真落实,无论出了啥情况,在这三个人的密切配合下都能迎刃而解。但是帝国面对的事情并不只有内政而已,还有很重要的一面,那就是对外关系。
唐朝时的对外关系和今天不一样,主要指的是与帝国周边的少数民族及其政权的关系,这里面又尤以与西南的吐蕃间的关系最为重要。
开元二年(714)五月二十三日,一封来自吐蕃国相坌达延的亲笔信被送到了长安,这封信名义上是坌达延写给大唐宰相的,但其实却是吐蕃方面送来的非官方国书。
在这封信中,坌达延提出了请大唐派代表一起勘定两国在河源一带的边界的要求。他表示一旦顺利完成勘定,就可以履行开元元年十二月时双边达成的和解共识,缔结下正式的盟约,从此永为盟好。而为了确保勘定的效率,吐蕃方面提议让曾经担任过朔方大总管的解琬来担任大唐方面的代表。
对于坌达延的这个看似考虑周全又相当友好的邀约,本已退休在家很久的解琬得到消息后,当即给李隆基送上了一封信。
在这封信里,身为吐蕃事务资深专家的解琬发出了这样的告诫:“吐蕃一定心怀叵测,请陛下提前在秦州(治今甘肃天水市)和渭州(治今甘肃陇西县)驻扎十万军队,以备不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