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美国、日本等发达国家相比较,中国孩子“玩”的时间越来越少,这已成为当今中国社会中的一个很奇特的现象。一方面是现代的“生命在于运动”的生活方式注入中国的成人社会和老人社会。“运动”成了越来越多的老年人、成年人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个重要部分。然而,在另一方面,却是传统的“文弱之风”盛行于中国的青少年生活。“体育”是副科,是最不被重视的一个学科。
据有关调查表明:有半数以上的学生学习超时,睡眠不足。除了体育课,在校中小学生花在体育锻炼上的时间平均每天不到半个小时。
在大多数老师、家长眼里,学习才应该是孩子的“本职工作”。现在戴眼镜的孩子越来越低龄化,“豆芽型”身材的孩子越来越多,孩子的体育“爱好”越来越少,用于体育活动的时间,甚至用于“玩”的时间也越来越少……
出现这样状况的原因是很多人对“体育运动”的片面理解。很多人对“体育运动”的理解还停留在“以锻炼身体为目的的运动”的层面上。“我的孩子健康得很,从没什么大病。给孩子吃好一点,补一补就行了。用不着搞什么‘体育运动’。”可以说,这在家长中是一种很普遍的心态。
殊不知,体育对人的心理健康有着积极的作用。首先,体育锻炼能促进人的智力水平的发展。经常参加体育活动能使人的神经系统的兴奋和抑制的交替转换过程得到加强,从而改善大脑皮层神经系统的均衡性和准确性,促进人体感知能力的发展,使思维更加灵活、协调;其次,人们通过体育活动可以培养和塑造良好的个性心理,因为参加体育活动本身就必须克服困难,遵守竞赛规则,制约和调控自己某些不良的个性品质;最后,体育能增进快乐,调节情绪。一项研究证明,经常进行体育活动的人,大脑会分泌一种叫做“内腓肽”的物质,科学家称之为“快乐素”,它能使人产生愉悦。